地震类体验场馆。此类体验馆以地震灾害的成因、自救互救、灾后救援等为主要内容,大多在地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建成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13个(中国地震局认定),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558个(各省级地震局认定)。本次调研走访的山东潍坊市金宝防震减灾科普馆就属此类,场馆由潍坊康平工程地震研究所和潍坊金宝乐园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创建,以金宝乐园有限公司投资为主,政府财政补贴为辅,场馆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建设在金宝乐园国家4A级景区内,免费对入园游客开放,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吸引社会民众学习,实现利用VR+科普仪器实施地震科普教育的同时,又能为金宝乐园增加旅游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建筑类体验场馆。近年来,北京、广州等城市将安全体验培训作为建筑工人上岗前的必经程序,建筑类安全体验培训基地数量呈猛增趋势。以北京为例,2016年以来,北京市住建委全面推广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连续下发了《关于推广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的通知》(京建发〔2016〕7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验式培训教育工作的通知》(京建发〔2017〕68号)两个文件,明确要求将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列入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要求相关部门将体验式培训教育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检查内容。在此项工作的推动下,北京各大建筑公司基本都建设了安全体验基地,其中约1/3在项目工地现场开设了体验式安全培训项目。
交通类体验场馆。交通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事故总量最多的交通安全最适合开展全民的应急安全体验式教育,但是交通类的专业体验场馆数量并不多,但也有些个例值得关注。青岛交运集团将一个百年老汽车站打造成融乘车、安全宣教、互动体验为一体的“汽车站与交通安全体验馆”,为交通类安全体验馆提供了新思路。浙江金华交通安防体验馆设在浙江省浦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内有序厅、交通认知区、互动体验区、事故警示区和3D影院,主要具备交通安全宣传、模拟驾驶体验、交通违法危害警示、安全逃生、交通安全测评、电信诈骗宣传等功能。
校园体验场馆。在应急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联合推动下,部分地区将应急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列入学生实践内容中。上海市架构了市、区、校三级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将安全教育融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必修或选修课中,由政府投资4.3亿兴建东方绿舟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各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应急安全体验场馆,在有条件的学校布置若干安全教育教室和基地,针对四类突发事件开展安全实训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生存技能。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生示范性实践基地直属潍坊市教育局,建设地震体验馆、消防体验馆等100多个实践活动场所,对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实行为期一周的全覆盖教育,每年接待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此外,还有部分地区在学校建设了体验式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教育,仅在浙江省温州市就有温州龙湾中学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和鹿城区学生实践学校两个学生体验基地。